新郑:文化溢芬芳 幸福在加码

0 25815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郑,这座历经沧桑的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发展的脚步一直在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新郑市凭借着守住“根”、强健“骨”、铸造“魂”,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和发展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不断提升文化吸引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感染力。
       文化花开满园春。40年来,朝气蓬勃的文化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文化滋养,受到了文明的浸润,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加码”,营造出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守住“根” 文化软实力在增强
       作为有着8000年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郑韩文化的新郑,境内裴李岗遗址、具茨山岩画、郑韩故城等历史遗址遗迹星罗密布,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根”,也是新郑发展文化一直坚守的“根”。
       自2006年至今,通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已成为无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的圣地、心灵的故乡。十二年里,不仅让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找到了认祖归宗的起始地,更是让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拥有了文明共享、和谐共进的融汇点。

       在深入挖掘黄帝文化内涵同时,新郑开放郑国3号车马坑公众考古,让文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启动黄帝故里景区工程、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裴度公园、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大吴楼遗址手工作坊遗址公园,方便新郑市民讲好身边遗址的历史文化故事,提升文化自信;通过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周、欧阳修经典诵读、“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新郑深厚的诗词文化,提升对外形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说守住历史的根,是为了锁住“城市记忆”,那新郑对乡土文化的发掘保护,就是为了留住“乡村记忆”。

       新郑市孟庄镇鸡王社区,作为该市第一个村史馆所在地,也是新郑村级村史馆的一个缩影。
       现在新郑各个乡村的村史馆,不仅如雨后春笋出现,且各具特色。如鸡王社区村史馆主要突出鸡王村的变化,辛店镇人和村史馆、观音寺镇沂水村史馆和城关乡东郭寺村史馆是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名村,主要反映历史文化名村的变迁史,同时结合该市正在进行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如今的新郑乡村完美诠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内涵。
强健“骨” 群众满意度在提高
       “根”基打牢之后,新郑开始着力强健公共文化的“骨”,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批文化场馆、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村级文化广场……文化设施项目在城乡呈燎原之势,让整个城市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10月17日,全国戏曲进乡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河南新郑市召开。通过实地观摩,与会人员对该市通过探索“送”“种”结合、“育”“融”并重的戏曲进乡村之路,巩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给予了一致好评。
       近年来,新郑市依托戏曲文化基础深厚的优势,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全民共享的办法,大力推进传统戏曲在乡村蓬勃开展和传承发展,实现了一系列 “戏曲进乡村”的生动实践,从送戏下乡到种戏在村,从“结对子”到“传艺所”,通过广大乡村戏迷擂台赛等文化活动,让传统戏曲走进群众的生活。

       连续12年,新郑市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周末大家乐、百姓大舞台、溱洧欢歌等舞台,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主办文艺晚会或戏曲擂台赛,每年演出50多场,数千名文艺爱好者登台献艺,年受益观众30万人次。让新郑市的老百姓不仅天天有戏看,而且由台下“戏迷”变成台上演戏的“角儿”,戏曲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随着一支支文艺轻骑兵活跃城乡社区,一轮轮戏曲培训造就无数文艺人才,一场场文艺演出欢乐了万家,新郑人民幸福生活指数进一步提升。如今在新郑市区文化广场、街头游园、湿地公园、乡村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街头巷尾、农家乐园等场所,自发集结的自娱自乐演唱活动犹如群星闪烁,耀眼夺目,呈现出一派欢乐家园,和谐盛世的美好景象。

铸造“魂” 文明新风尚在构建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纵然外表再光鲜亮丽,但如果缺失文化与文明的传承,那城市如同没有“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明风尚与新郑相伴已久,从人文始祖黄帝带领华夏民族从蒙昧走进文明,到“宾至如归”“道不拾遗”“不食无主之梨”、仁义胡同故事等对社会风气的描写或典故亦不胜枚举。“文明”一词,对新郑人来说从不陌生。
       今年5月16日,2017“感动新郑”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黄帝故里拜祖广场隆重举行。一个个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让无数市民为之动容、感动落泪。榜样的力量,在无声中浸润着更多的人。

       近年来,新郑在开展道德讲堂,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和“龙湖榜样”“新华楷模”等典型评选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最美故里人”“新郑好人”等典型人物成为故里佳话,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正浓;全市开展的学习践行《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志愿者“红马甲”走上街头,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文明正在成为新郑这座城市的底色。

       近日,新村镇代湾村举行先进典型表彰大会,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党员示范户和脱贫致富户等先进典型接受表彰。
       这是该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的“乡风文明大行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家庭孝心养老、社会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正在全市各个乡村蔚然成风。各乡村还积极探索“党建+”模式,通过在群众身边树典型、立标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文明风尚已经成为新郑最美的风景。

       文化发展,与经济同行;文化惠民,给幸福加码。如今,行走在新郑市城乡大地,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过上好日子的百姓正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携手加快共建“文化小康”。
来源:新郑新闻


分享到 :

截至2022年1月,注册用户289071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