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南龙湖有个大学城,密布了八所高校,数十万学生,可是在安全出行上却有烦心事。

  吐槽者称,这里摩的盛行,但安全难保,但支持者说招手即停、说走就走;吐槽者称,新郑-郑州段公交拥挤,但支持者说环保节能;吐槽者称,地铁里满车厢的韭菜味、汗味和躲闪不及的人潮,想想就犯怵,但支持者说地铁快捷、准时。


  那么,啥样才是安全实惠的出行呢?谁为新郑市大学生的安全出行护航?

  【公交】

  有人吐槽“公交服务态度差”

  有人点赞“公交能减少九成事故率”


  有不少同学为公交车打Call。

  新郑市大三学生小林曾看到过一组数据,与小汽车相比,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交通事故率和伤亡率可减少90%左右;公交车可以大大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的道路资源占有率仅为小汽车的10%左右。

  公交车在节能和环保也有很大优势。如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约能耗80%以上;公共交通在高峰时段每人每公里平均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到小汽车的20%,一氧化碳不到小汽车的10%。

  相反,也有同学吐槽新郑-郑州公交部分线路的服务不够好。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让王先生对公交出行“另眼相看”。他过着双城生活,晚上住新郑南龙湖大学城,白天来市区上班。

  那是几天前的雨夜,他和女友坐回南龙湖的552公交车,途中矛盾爆发了。

  “乘客提前喊下车,司机和售票员就吆喝刚才喊着下,你咋不下啊。但真正到站点时,他们只顾自己聊天,根本不管谁下不下车。快到站点时,我提前说了要下车,但车没停,司机只管喊你下啊。我当时直接怒了!”

  小芝(化名)是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坐567、552公交车,平时3元钱,带行李箱时5元。”

  【摩的】

  有人吐槽摩的“半路加价”

  有人点赞摩的“招手即停”


  新郑市南龙湖高校区摩的(含私家车)云集,尤以西亚斯为最盛聚集点。司机们甚至自发形成了一个组织。



  有学生对摩的并不待见。小芝在南龙湖大学城读大一,她自称吃过不少私家车的亏,“有时候从我们学校到郑州,四五个人拼个私家车,一个人最少也得25元,如果拿行李多的吧,他还会另外加钱,走在半路有时候也会问你加钱,如果不给钱他就说把你扔在半路。”

  她习惯坐摩的,却是无奈之举,“除了坐摩的,就剩两条腿走路,我都不知道咋出校门。又没有共享单车,我们学校的单车还是学长学姐从西亚斯骑过来的。”

  小科(化名)是南龙湖校区中原工学院的学生,他遭遇过“小红车”加价的经历:

  “我们这的三轮车叫做小红车。地铁口离我们学校比较远,到地铁口要么滴滴打车,要么就是坐小红车,晴天去坐小红车时,问下价格有的说八元,有的说七元。下雨天涨到十元。有一次从郑州回学校,下了地铁后看着雨下得太大,就想坐小红车,一问价格要十元,就没坐了。淋着雨在路边等滴滴,滴滴到学校都是六元的,不想多掏冤枉钱。”



  在航空港区上班的孙女士讲述,“新郑到郑州火车站的私家车,面包车那种,里面塞20个人,人都要掉下来了。”

  也有学生偏爱摩的出行,认为摩的遍地都是,招手即走。

  【地铁】

  有说“拥挤和汗味最不能忍”

  有称“快捷准时”


  港区上班族孙女士是地铁开通后的获益者,有了城郊地铁,新郑群众出行方便很多,不过她觉得拥堵最不能忍。

  “超级挤,城郊线差不多一二十分钟一趟,每逢周末学生和周边厂区进城出城的挤到一起,厂区二十多万人,学生也有几十万人呢!”



  想想满车厢的韭菜味、汗味和躲闪不及的人潮,她就怕。“周末举家去郑州市里逛街的新郑市民特别多。航空港区的企业和郑州过来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除非公司有班车或者自己有车,不然上下班的通勤真的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而且,“晚上七点四十九往港区方向最后一班城郊线,公交基本上晚上七点半末班车,太早了。”

  地铁也有忠实粉丝,不少学生为地铁打call,“公共交通比出租车安全。地铁干净、快而且准时,也仅仅是上下班高峰期挤,平时还好。”

  “我们一般去市区坐公交,毕竟就在学校门口。坐地铁的学生也挺多的,不过得先换乘滴滴到地铁口。”

  【疑问】

  城市出行本该更美好

  新郑市大学生出行难何解?


  厌倦了前后夹击,厌倦了巴士桑拿,厌倦了路怒症,厌倦了你推我桑,厌倦了和陌生人的贴面舞……原本,城市出行本该更美好。



  有人士指出,“让出行更美好”是城市出行的夙愿,但美好出行的基本前提是安全。

  什么才是安全出行?新郑市大学生的出行安全谁来负责?新郑市大学生出行难何时才能解?

  学生们在等待改变。

截至2022年1月,注册用户289071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