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工作,新郑11名市民交给陆振华和王中民两人180多万元。工作没安排成,11人找到他俩说理,谁知,对方也报了警……    
●为找工作11市民交了180万元
    昨日上午,记者接到电话来到新郑市人民医院,聚集在此的受骗者向记者反映了情况——事情是由新郑人王中民引起的。
    去年年初,王中民不断向人吹嘘认识了一个叫陆振华的郑州女老板。她背景很深,有门路安排高中毕业生到厅级单位上班。
    亲朋好友跟他到郑州见陆振华时,陆振华说,她的叔叔郑雪峰是河南省副厅级干部,能搞到厅级财政开支单位的用人指标,每个指标收费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陆振华说,她能安排人进公安厅、农业厅、建设厅、海关等好单位,钱一旦到位,3个月内保证上岗”。王中民有熟人能安排人当公务员吃财政饭的事,一下子传开了。而陆振华和王中民每收一笔钱,都打有收条,并书面保证“工作办不成全额退款”。
    交过钱的家属从去年一直催到今年7月初,陆振华和王中民突然告诉他们,事办不成了,因为郑雪峰去世了,而他俩收的钱都交给了郑雪峰,所以钱也退不成了。     交钱者感到上当了,纷纷拿着收条来到王中民家“算账”,“等我们凑到他家一碰头,才知道上当的不止一两家,总共11户,被骗的钱加起来一共180多万元”。
    ●警方调查人已死够不上诈骗罪
    抱着孩子的王女士拿着收条,哭得一塌糊涂。去年4月,陆振华从她老公手里拿走了12万元,说能安排女儿到海关上班。“家里借了10多万元外债,债主天天逼着要账,我妈已经气神经了”。
    而郭女士说,为让女儿和侄女能到公安厅上班,她家先后交给王中民41万多元。     王中民说,收的钱给了陆振华,陆振华又说收的钱给了郑雪峰,现在郑雪峰死了,钱也追不回来了。
    为弄清真相,交钱者按照陆振华提供的线索,在山西晋城找到了郑雪峰的家。据郑雪峰的家属介绍,郑雪峰确于今年5月病逝。但郑雪峰根本不是副厅级干部,和陆振华也无任何亲属关系。
    7月7日,交钱者在新郑发现了陆振华的踪迹,随即将其送往当地派出所。但警方调查后认为郑雪峰已经死亡,此事够不上诈骗,不予立案。
    ●收钱者称自己也是受骗者
    警方不立案,交钱者只好紧“贴”着陆振华要账。陆振华也满口答应还钱,但就是不兑现。更为戏剧性的是,为了能让陆振华早日良心发现,交钱者对她是百依百顺。
    “她说住宾馆,我们就安排新郑最好的宾馆。她说身体不舒服,我们就赶紧送她去医院养病”。
    陆振华见脱不了身,就向当地警方反映自己遭到了非法拘禁。昨日近14时,记者来到了陆振华的病房,50多岁的陆振华承认她和王中民拿了新郑11户人家的100多万元帮忙找工作,“钱我一分没花,都交给郑雪峰了”。
    陆振华一再强调她也是受骗者,而对于她和郑雪峰的关系,陆振华称她和郑雪峰其实并不熟,“因为大家都叫他叔,所以我也跟着叫叔”。
    记者追问,把100多万元陆续交给一个并不熟知的人,这不合逻辑。陆振华不屑道,“反正钱是他们自愿交给我的”。
    ●律师说法警方“避重就轻”
    昨日下午,有受骗者接到民警的电话,称受骗者不让陆振华离开,属于非法拘禁。受骗者对新郑警方的这种说法非常抵触。他们认为警察应该拿骗子“开刀”,而不是向受骗者“施压”。
    天之权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律师张少春认为,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即为诈骗罪。而河南省对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2000元。
    张律师说,最近几年,以帮找工作为名诈骗钱财的案件频发,属于典型的诈骗案,此案中,陆振华和王中民显然虚构了事实,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于非法拘禁一说,张少春认为,受骗者未对陆振华造成人身伤害,没必要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在这起案子中,警方避开诈骗只谈非法拘禁,显然做得‘避重就轻’了”。

分享到 :

截至2022年1月,注册用户289071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