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里香吗?

4 14913
早晨,来到学校,与往常一样,先各班巡视一遍后,方来到本班教室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将几个没完成的安顿好后,忽觉得内急需要小便,便急匆匆直奔厕所。
入内,看到几个学生正在认真地打扫厕所。为了不被扣分,将地面拖得像镜子似的能照出人来。看到同学们认真而辛苦的样子,我真不好意思进去方便。想同学们辛辛苦苦的做着使全校师生感到幸福的事情,而我却要进去方便给他们增添麻烦,实在是过意不去真想尿的裤子里算了。同学们的一声老师好,更使我觉得像要做什么坏事似的。于是,忙说“同学们辛苦了!”孩子们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似的齐说:“为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使我更加觉得不好意思,草草了事后,脚尖点地轻轻地离开了厕所,生怕留下脚印,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麻烦。
在外面整理衣服时,里面的对话,使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某某和某某,又不该你们班值日,还不赶快去教室里早读。一会儿,被班主任发现有你们好看的。”
“我看见英语单词就头疼,拿起语文课本就栽嘴打瞌睡。在教室里真是活受罪,还不如躲在厕所舒服呢!”甲说。
“我也是。我听到老师让背这背那的,脑仁都大了。管他呢。大不了咱来他一个死猪不怕热水烫,对上这一堆儿了。哈哈。。。。。。。”乙说着说着乐了。
“哈哈。。。。。。。。”孩子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我不想破坏孩子们的这种难得的快乐气氛,去扫他们的兴,就匆匆的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心里酸酸楚楚的不是滋味,厕所里难道很香吗?教室里难道有老虎吗?厕所里不香,教室里没有老虎。为什么孩子们任凭躲进厕所里闻“香气”,也不情愿进教室读书呢?!
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究其什么原因使臭气熏天的厕所好像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似的让我们的孩子们躲进里面乐不思蜀不想出来?究其何故使人们神往的神圣的学堂变成了孩子们望而生畏的地狱呢?
我不才,我愚钝。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思来想去,应该是繁重、枯燥、无味的课业负担,像瘟神似的将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从教室逼进了厕所吧。于是,这一臭气熏天的藏污纳垢之所竟成了他们的最佳避难之所。实在是可怜啊!
这究竟是谁之过?是教师?是家长?家长怪教师简直是在摧残他们的孩子。教师无奈之余,也只有怪家长怎麽能生出这么笨的孩子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如今教育环境造成的。虽然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能使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经常有一些专家学者将“让孩子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挂在嘴边,以示其学问的渊博与道口儿的高深。故作玄虚,来吸引众人的眼球。
然而,素质教育美其名曰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十多个年头,教育的现状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孩子们觉得幸福吗?熟不知还不是换汤不换药——素质教育喊的山响,应试教育动的还是真刀实枪且比以往更加疯狂。将教师整的为应付考试疲于奔命。孩子们小小年纪被压得厌倦进学堂却情愿躲进厕所里“闻香”。真是可笑之极。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使教育走出误区,还孩子们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呢?
笔者认为,首先,教育部要敦促各级教育部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完整可行的不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论胜负的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给教师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与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使他们都能骄傲的向全国人民说:“孩子们个个多是天才,个个都能成才。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没有不会教的教师,只有扼杀学生成为千里马和教师成为伯乐的环境。”
其次,是教师要有一个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教师不要受不良环境所左右,不要为眼前蝇头小利所驱使,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事坚决不做——决不随意的去扼杀孩子们的那些所谓的异想天开与无意之中去浇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
师者,孩子们人生之旅的贵人也。师生一场,实乃不易。一生仅此一次,失而不会再来。为师者,应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时刻,用自己练就的一双独特的慧眼,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用自己的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点亮孩子们智慧的神灯,照亮其人生历程,使其受用一生,并回报社会。我认为,此才是为师之道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分享到 :

截至2022年1月,注册用户289071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