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班的途中,看到一位年轻的女人拽着一个坠着墩儿的像杀猪一样嚎叫的娃娃,“我不去上学呀,不去幼儿园!妈妈,不去幼儿园行吗?”
“不行啊,宝贝儿!将来爸妈还指望你光宗耀祖呢!”女人的眼中早就沁满了泪水。
“呜呜呜呜,光宗耀祖个狗屁呀,你非让我去幼儿园,等我长了,把你和爸爸都送到幼儿园去!”娃娃在挣扎与嚎叫声中被妈妈与阿姨连拖带拽的塞进了一家幼儿园的接送车里。。。。。。。
我们的小祖宗,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出来的。、
眼前的这一幕,在不同的地点不定的时刻,常被不同的主角演绎着。身为人师,每每遇到此景,心中总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隐隐刺痛与沉重交织在一起同时向我袭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且迷茫至极。
这与我先前写过的《厕所里香吗,教室里有老虎吗!》的短文,孩子们与我们家长教师社会开着同样的幽默。这种幽默还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变换着不同的花样继续着,这是可悲啊!
曾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在1993年的《读者》上的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文章说的是,1992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的孩子在活动中的截然不同的表现,无疑就是一场较量别开生面的较量,结果中国的孩子败得很惨。日本孩子的出色表现,为所有的中国人深深地上了一课。我虽没有亲临现场,但下面几个场面却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1.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是一些年龄在1116岁之间中小学生。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若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
2.中国孩子病了,娇气的声泪俱下,泪如滚珠。被送回大本营,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睡着大头觉。日本孩子病了让他坐车返回。他却坚强的说:“我是来锻炼的,当逃兵是耻辱的,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我更不能为我们的祖国丢脸!”硬是顽强的挺着走到了目的地。
3 ,风雨交加,草原变得泥泞不堪更加难走。日本家长(一名议员),只把鼓励留已给发高烧两天的孙子便乘车走了。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却心疼的把儿子拉上了车。
3.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孩子们支起了帐逢,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日本孩子在生起的篝火上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好,又熬了米粥,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紧接着也狼吞虎咽分享着自己亲手做的晚餐。中国孩子,则但等着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未能如愿时 ,就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
4.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5.当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和日本的孩子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些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耍嘴皮吹牛B指挥别人。
6.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日本孩子齐声吼道:“草原真美真迷人!”“天空真蓝好漂亮!” “我们下次还来!”
77个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这吼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日本人带着充满胜利的笑容离开中国,神态自信而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中国孩子的表现令所有在场的中国领队记者感到脸上发烧,同时也在所有有责任感的中国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之士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
事后,无论在任何场合日本人都会面对中国人公开的叫嚣,你们这代孩子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由此,在中国引出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特别是教育界关于中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问题的大讨论。
然而。从1992——2011,已过去了近20个年头,当年参加中日夏令营较量而丢尽了脸面的那一代中国孩子,如今他们的孩子们恐怕有些已经到了他们当年的年龄了,而他们的下一代不但没有为父辈雪耻的雄心壮志,却反而愈发的显得娇气自私任性起来,并发出了“长大后,将他们都送进幼儿园”的铮铮誓言。如此下去,不要指望他们光宗耀祖,振兴中华了,他们虽不会将父母送进幼儿园,但肯定会将生养他们的父辈送进疯人院或丢在墙头上的。中华复兴大业迟早是要败在他们手上的。
而小日本在经历了9.0及强震后,还是显得那么淡定与自信,在中国的钓鱼岛上,还是那么不可一世的牛B神气,根本不把中国人看在眼里。
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的这一代,虽然忘却了过去,没有从中日夏令营较量的惨败之中吸取教训,难道我们还不应该从我们下一代要将我们送到幼儿园去的铮铮誓言中警醒吗!
是的,这是一个令所有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深思与关注的问题。
分享到 :

截至2022年1月,注册用户289071人...

返回顶部